二十一世紀的生活主張  

四安:安心、安身、安家、安業

四要:需要、想要、能要、該要

四它:面對它、接受它、處理它、放下它

四感:感化、感動、感恩、感謝

四褔:知褔、惜褔、培褔、種褔

 

四安:提昇人品的主張─安心、安身、安家、安業

1安心─在於少欲

少欲知足,就不會有強烈的欲望而貪得無厭,就能夠安自己的心。

上等人安心於道,發菩提心、行菩薩道。福利眾生,為他人謀求福利

中等人安心於事,給他適量而較忙的工作,他就不會自尋煩惱,或為他人製造煩惱。

下等人只知安心於名利物欲的追求。

 

2安身─在於勸儉(是身體健康的秘訣)

人生也不僅是為了物質中富裕而工作,乃是為了健康的身心以及感恩的奉獻而工作。

勸勞:努力除了讓身體健康、心裡平安,還多半會得到物質的報酬,

儉樸:有了物質的報酬,必須節制地使用,否則為了享受物慾,對身心又會產生不健康的行為。同時,儉樸的結果,便會擁有很多福利,可以提供給他人,到那時候你將會是一個人人都喜歡、人人都讚歎的人。

 

3安家─在於敬愛

家庭的溫暖在於互相敬愛,家庭的可貴在於互相幫助。

互助的意思,是讓需要接受幫忙的人,能夠得到幫助。幫助對方的時候,不要趾高氣揚,不要認為自己是施恩者,別人應該感謝你;而是應該心存感謝,感謝他讓你有機會來做奉獻,有機會在為他人服務之中獲得成長。

安家的要領是互相尊敬、互相學習、互相體諒、彼此關懷、彼此感恩、彼此奉獻。僅在物質上把自己的家安頓好,不算是真正的安家;真正的安家,是要使得家中的每一個人,都能各盡其力,各守其分。

 

4安業─在於廉正

將個人行為,以及工作都包含在內。

注意自己的行為,安於身口意三業的本分,不要輕舉妄動、沒有準則,不胡言亂語、信口開河,也不要心猿意馬、三心二意,這些都是我們日常生活必須遵守的修養。

敬業樂群雖是老生常談,但很不容易做到,敬業就是對自己所從事的工作,負責認真;精進是努力不懈、全心投入。如果你的心力、體力、能力,樣樣都是持著保留的態度,就不叫敬業精進了。

對自己的任何行為,都應以「利人便是利己」的觀點來考量,不為自己的利益而追求,但為他人的福利而努力,並且是以他人的遠利與近利來考慮、來設想。不論在家中、在公司,乃至在任何場合,都能夠用這樣的心態來面對。

 

四要:安定人心的主張─需要、想要、能要、該要

現代社會由於物質文明過度蓬勃、結構變化太快,造成人類價值觀念混淆,以致於不清楚什麼是真正的需要,什麼是貪求的想要,什麼是實至名歸的能要,什麼是責任所在的應該要。

而且現代人往往是:「需要的東西不多,想要的東西太多。」再加上不應該要的也要,不能夠要的也要,結果想要得不到,便會導致人心不安定,社會問題叢生。

1「需要」是什麼?就是少了它就不能活,例如:陽光、空氣、水分、起碼的食物、禦寒的衣服,避風遮雨的房子,在我們這個時代,基本的交通工具、電腦、電話也成為需要的,有這些必需品並不算是欲望。

 

2「欲望」(想要)是什麼呢?是除了必需品之外的奢侈品、裝飾品,只為了滿足自己的虛榮,或撐場面用的東西。不過在不同的場合、不同的地位,為了配合當時環境因緣,還是要有一定程度的莊嚴,那也可算是一種需要,但一定有適度拿捏的分寸。

生命中真正需要的東西並不多,但是從主觀的立場看,會覺得沒有了它生命很空虛、很無柰,覺得活得沒有意義,這純粹是個人的價值判斷。

在衡量「需要」與「想要」間的差異時,應該分別從自我觀點,以及總體客觀的立場同時來考量。

能不能要?該不該要?

 

3「能要」的意思是說,在個人能力範圍許可下,以努力付出而獲得所需要的東西,但若能力不足,就該讓賢,不必強求。

在我們的一生中有很多事情,包括名、利、權、位、感情等,著實引人欣羨與渴求。但是在要想得到它時,必須仔細想想:自己的能力及付出是否實至名歸?是否已經水到渠成,而不是過度強求?如果付出不夠多,能力、因緣皆不具足,還希望能得到它,這便是貪圖非分,只會增加痛苦與傷害。

 

4「該要」、「不該要」

一般人的慾望無窮,喜歡的、想要的事物太多了,應該要自問該不該喜歡?該不該取得?例如名位財勢,人人都喜歡,可是非分之名,是虛名;非分之財,是橫財、不義之財,非分之位是虛位,這些都不應該要。當然,如果是實至名歸,自是受之無愧,甚且是一種鼓勵。

其實,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,需要的東西並不多,想要的東西非常多,需要的東西應該要,想要的東西不重要。

覺察到自己的起心動念,清楚知道自己的「需要」,化解個人慾望的「想要」。

 

四它:解決困境的主張─面對它、接受它、處理它、放下它

遇到任何困難、艱辛、不平的情況,都不逃避,因為逃避不能解決問題,只有用智慧把責任擔負起來,才能真正從困擾的問題中獲得解脫。

面對煩惱的方法

對於任何情況,如果能夠改善它,當予以改善,

若不能改善,發生意料之外的情況,便面對它、接受它,絕不逃避,但是要盡力改善。擔心、憂慮不僅幫不了忙,可能還會令情況變得更嚴重,唯有面對它才是最好的辦法。

放下自己也放下別人

放不下自己是沒有智慧,放不下別人是沒有慈悲。能作如此想,對一切人都會生起同情心與尊敬心。同情人家也是未解脫的凡夫,尊敬人家也有獨立的人格。

原則:對感情的問題,宜用理智來處理;對家族的問題,宜用倫理來處理;即使發生了不得了的大事,也應用時間來化解、淡化;如果真是無法避免的倒楣事,那只有面對它、接受它;能夠面對它、接受它,就等於是在處理它,既然已經處理了,也就不必再為它擔心,應該放下它下,不要老是想著:「我怎麼辦?」而是睡覺時照樣睡覺,吃飯時照樣吃飯,該怎麼生活就怎樣生活。  

 

四感:與人相處的主張─感恩、感謝、感化、感動

1感恩─奉獻、回饋不求報

隨時隨地心存感恩,以財力、體力、智慧、心力來做一切的奉獻。奉獻的時候,態度是恭敬的,而不是以施捨心來付出,否則便會自以為是施恩者,產生自以為了不起的心態,認為自己做了很多的功德,而且一心期待對方回饋,這是不知慚愧:相反地,接受布施或服務的人,則要把對方當成恩人,感他的恩德。也就是彼此都存著奉獻、供養、感恩的心,一方以感恩的心奉獻,另一方以感恩的心來接受。

很多人嘴上說是奉獻,其實心理是在做投資生意,今天給了些什麼,明天就希望得一些回饋,事實上,這是利益交換,不是報恩,也不是奉獻,真正的奉獻是沒有條件的。

 

2感謝─順境、逆境皆恩人

應該以感謝的心來接受順、逆兩種助緣,助我們一臂之力的是貴人,理當感謝;而以逆境激勵我們成長的,也是貴人,也應該感謝。事實上,我們應該把所有我們遇到、見到的每個人都當做貴人、當成恩人,都是有利於我們的人,心中便能常保平安。

 

3感化─知慚愧、常懺悔、以慈悲智慧感化自己

許多佛教徒都是拿經典來教化他人、感化他人,拿佛法的標準來要求別人。

佛法是來幫助我們修行的,不是拿來度量人的,可惜很多人不僅以佛法度量人,並且以世間的道德標準來要求人,卻不能以身作則,如此不但不能以佛法幫助自己,又怎能對別人有助益呢?

感化自己就是要知慚傀、常懺悔。慚愧是因為自己做得不夠好,希望能夠做更好、更努力;懺悔是因為知道自己有做錯的地方,提醒以後不要再犯錯。

 

4感動─從自己做起,以學佛所得悲智感動他人

有人會抱怨家庭裡的成員不夠好、不能滿自己的願;或覺得社會混亂,人心不安定。總認為等別人都變好了,自己就安全了;其他人都變得認真、負責,自己就幸福了。以此標準期待他人,認為只要別人都好,自己就有福報。但卻忘了要求自己,看看自己是否滿了別人的願。

希望人家做到是不容易的。如果大家都能用智慧來理事,以慈悲來對待人,自然能夠產生力量感動他人。

 

「四感」就是要我們感化自己、感動他人、感動順逆緣、感恩奉獻,學習慈悲心,學習大願心,如此就能夠經得起苦難,而且不以苦難為苦難,同時又能夠在苦難之中救濟苦難,這就是自利利他、自助助人的菩薩精神。

 

四福:增進福祉的主張─知福、惜福、培福、種福

佛法的教義與修行觀念是修福與修慧。同時運用慈悲修福報,運用智慧修智慧,運用智慧培育福報,運用福報配合智慧。福報與智慧,或慈悲與智慧,這兩項如缺少一樣,修行不會圓滿。

因此,福報圓滿的人一定是智慧圓滿,智慧圓滿的人一定是福報圓滿,這就是「佛」。我們尊稱佛是「兩足尊」就是指福報及智慧都圓滿的人。

如能實踐「四福」:知福、惜福、種福、培福,並且為別人祝福,就是有大福報的人。

 

1知福─知足常欒,安貧樂道

知道自己有福報是很重要的。人活在世上,最起碼都還有一口呼吸,有呼吸就等於擁有一切希望,人生充滿一切的可能,因此呼吸是很可貴的。常言道:「留得青山在,不怕沒柴燒」,若能知福,則更應該說「我還有呼吸,當然滿足了。」

但是有很多人不懂得珍惜自己的生命,不知道這就是我們的福報。尤其現今的社會豐衣足食,很多人是人在福中不知福,看到別人有的,也不管對方是如何努力獲得的,就希望自己也擁有,甚至為達目的不擇手段,自害害人。如果我們能夠知福,就能知足,知足就能常樂。不過知足並不等於什麼都不要,而是「多也好,少也好,好到皆大歡喜」,這才是真正的知足。

 

2惜福─珍惜擁有,感恩圖報

惜福,就是要珍惜我們所擁有的,包括知能資源、健康資源、自然資源、社會資源等一切資源。珍惜而不浪費、不糟蹋,尤其不要糟蹋身體,不要傷害名譽、品格,甚至理念、理想,這就是惜福。

 

3培福─享福非福,培福有福

全世界、全宇宙,所有十方一切眾生,都當成是培福的對象,不斷的種福,那就是有大福報的人,最後就會和佛一樣福德圓滿。

業障的果報有時會讓人誤以為是「福報」,例如:見人養尊處優、無所事事、坐享其成,站在佛法的角度來看未必是福報。

任何現象沒有恆常不變的,享福不是有福,惜福、培福,才真有福。因為,當世間的福報享盡之時,緊接著就是苦報的降臨。如果我們現在能把握機會,無視於辛苦,不計較侮辱,更不為自己的名聞利養,才能助別人解決苦難,不斷地努力求進步,盡自己所能奉獻給需要幫助的人,實際上這就是在求福、培福。

 

4種福─成長自己、廣種福田、人人有福

釋迦牟尼佛告訢我們,人來到這個世界上,就是要來種福田的,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福田可種,例如自己的家人、朋友,以及社會上貧苦無依需要幫助的人、以及社會、國家的利益和一切眾生的幸福,都是我們的福田。

知道要隨時隨地種福的人,是有福的人;為了要種福,必需要努力成長自己,在知識、人格、智慧,以及技能各方面都要增長,才能有更多的資源來種福田。

 

 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蘇曉曉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