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lose

0~1歲 嬰兒期重要發展

1.      與照顧者建立親密的依附關係:

A.     多多陪伴互動:常抱他(肌膚接觸)+注視雙眼+溫和說話+耐心等待回應

 

B.     觀察哭聲和肢體動作:想睡 太亮太吵 受驚嚇 無聊想玩 過度刺激 餓 尿布濕   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太冷太熱 痛 身體不舒服(拉開衣服,檢查是否被刺到或蟲咬)

 

C.     快速安撫:自己先冷靜+摸他+溫和重複的聲音+看到你的臉→抱著他搖

固定的作息:吃飯E(寶寶自己決定吃多少)、活動A、睡覺S、大人的時間Y(判斷孩子是否吃得夠:1每天小便超過六次,量多且淺色。2出生前三個月每週體重增加超過150公克,三至六個月時減緩,六個月後更慢。)

活動在白天進行,晚餐後及早返家,讓孩子沉澱情緒。睡前兩、三個小時不宜讓孩子玩劇烈運動。睡前四小時保持清醒、調整午睡時間。睡前儀式:泡澡、說故事、關燈。(半夜醒來,減少干預,讓他自己再度入睡。若全醒先出聲或用手安撫,不要和他玩或馬上抱他、不要開大燈)

照顧態度的一致性:對寶寶的態度不因自己的心情而改變,他會困惑。若寶寶哭時你沒馬上回應,寶寶會以為必須哭的更大聲才能有回應。

 

2.      腦部發育的關鍵期:

A.     豐富的感官與環境刺激:最好的玩具是爸媽表情豐富的臉。寶寶有精神時:大人多陪他閱讀、唱歌、說話。寶寶累時不要過度刺激。

B.     愉悅的家庭氣氛:讓孩子主動學習探索。

C.     營養與運動:副食品加魚油的天然魚肉(鯖魚、鮭魚)、運動時會有大量血液流過腦部。

D.     讓寶寶嘗試各種動作:讓他安全的自行探索,別怕他吃不到或弄髒。

E.      新生兒帶來的家庭衝擊:夫妻分工家事:把握住什麼是最重要的,家事的標準放低一點。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 父親不缺席:讓爸爸有參與機會,並容許照顧過程的小瑕疵。

 

送醫

居家觀察即可

1呼吸型態改變:呼吸次數每分鐘超過60次、呼吸暫停、鼻翼搧動、胸凹。

2過度哭鬧、焦躁,完全無法安撫。

3進食狀況改變。

4活動力明顯變差。

5持續咳嗽或強力嘔吐。

6小便變少且色澤深。

7皮膚蒼白或嘴唇、口腔內發紫變藍。

8三個月以下的寶寶出現發燒症狀。

9體重持續減輕。

10頭上的囟門凹陷或膨脹。

11意識改變,出現昏睡情形。

12痙攣

13發燒38度+引起特殊不舒服

有點鼻塞或呼吸有雜音(沒影響喝奶或睡眠+沒合併發燒、氣喘、黃濃鼻涕或流不停,不必特別處理,改變睡姿看看。若影響睡眠,用棉棒沾水濕潤鼻腔或用吸鼻器)、下巴或腳踝抖動、聽到或看到大動作而驚嚇、身體用力像要大便,但沒大便,或大便也不硬、偶爾吐奶

發燒:非發炎:室內太悶、穿太多、蓋太多、太熱中暑…,

      排除後,洗個溫水澡,穿少一點、喝點水,保持室

      內通風,半小時內應該會退燒。

      發炎:體溫小於39度+沒引起特殊不舒服,則還

      好。有引起特殊不舒服要送醫。

腹瀉:滿月前,因消化功能未成熟,大便都是糊糊水水的。腹瀉要和平常固定的大便形式、次數進行比較才準確。(注意不要脫水,少量多餐,吃稀飯、蘋果等易消化的食物。母奶可繼續喝,配方奶短期內可泡淡一點。)

 

此文可直接複製於A4 WORD檔,版面設定:上下左右邊界皆為1.5,字型色彩:黑色,即剛好一面。

參考:親子天下0~6歲學前教養關鍵100問

 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蘇曉曉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1) 人氣()